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中国缺乏可移动建筑规范

2017-02-20 19:42
建筑物一般会有标准,从而规范何为安全、何为不安全。然而,在可移动建筑领域,中国却面临着标准缺失的尴尬。

     “对于临时或者可移动建筑,中国还没有形成行业标准或者法律规范,企业靠的是自觉性。”全球最大的可移动建筑制造商劳斯伯格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奕滨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可移动建筑经常运用在大型赛事、救灾、展览、篷房等领域。随着电子商务、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消费市场快速崛起,大宗商品和高端制造行业迎来增长机遇,催生了物流和仓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可移动建筑及仓储系统因具备经济性和灵活性,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大型仓储中心、工业园区、机场及贸易港口。

     据陈奕滨预计,未来五年到十年,全球可移动建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增速将达30%,而在中国将达60%。

     2008年奥运会时,劳斯伯格与北京市建委、北京市公安局等曾经做过一个奥运期间临时设施的指导意见。据了解,这一临时标准,主要是针对奥运会整个赛事期间的临时设施,比如篷房、临时设备、临时屏幕、电线等。

     陈奕滨说:“我本以为,北京奥运会的标准做完之后,能够推动行业标准的出台,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与中国相比,德国在可移动建筑领域有非常详细的标准。据陈奕滨介绍,和固定建筑的标准类似,德国对可移动建筑的抗震、抗风、抗雪、稳定性等都有一系列规范。

     “在中国开展业务时,我们是按照德国的工业标准要求质量和安全的。希望中国的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尽快建立中国临时建筑或者可移动建筑的行业标准,以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陈奕滨说。